爱游戏网页版
在微观世界打造了一个“液体之门”,实现物质的高效可控运输与分离——这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双聘教授侯旭的研究。
聚焦多学科交叉前沿,今年40岁的侯旭长期致力于液基材料系统的科研,用以提升膜材料的功能与稳定性。他首创和引领的液体门控技术位列世界权威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在侯旭团队的努力下,“液体门控”在化学化工、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能源环境、航空航天等领域不断开花结果。
侯旭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小型棕色双人沙发。沙发上坐过化学化工领域的专家、研究材料科学的学者,也有生物医药专业的学生、人工智能工程师……作为在多学科交叉前沿开展研究的青年科学家,侯旭的朋友圈覆盖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等多个领域。
2006年,侯旭从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被保送至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攻读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2年又前往国外进行膜科学相关的仿生材料应用科学的博士后研究。从生物医学到物理化学,再到仿生材料科学,对侯旭而言,这段跨多学科的求学经历是宝贵的财富。“不同学科知识的碰撞,让我接触了更加多元的科研思维方法,支撑我尝试交叉学科研究。”侯旭说。
博士后研究期间,侯旭在一次分离实验中发现,通过简单的压力变化,就可通过液体开启关闭气体与液体的输运。液体是否也能成为“门”?
侯旭介绍,在微观世界,大面积的固体膜材料表面具有难以避免的缺陷。固体膜无法完全阻隔微小物质的传输,也会造成途经物质的残留,时间一长,膜材料就会被污染甚至堵塞,这正是污水处理、空气净化、海水淡化等场景中的痛点。
但液面没有这种缺陷。“液体的流动性能使材料表面达到分子级的平整。若将液体稳定在固体多孔膜中,让多孔膜作为‘门框’,液体作为‘门’,在压强作用下,‘液门’关闭时,即使是气体分子也无法通过,而‘液门’打开时,就能轻松实现物质的快速运输与分离。”侯旭打了个比方,“就像给微观世界的‘水帘洞’安上智能开关。”
从刹那的灵感出发,侯旭等人于2015年首次提出“液体门控机制”的概念,踏进未知的“无人区”。2016年,侯旭入职厦门大学,成为双聘教授,组建课题组团队、搭建实验室,潜心研究“液体门控”的新机制与技术应用。
踏上一条“从0到1”的科研之路,没有前人研究可供参考,更缺乏“称手”的研究工具。
研究初期,为连续观察和测量微观尺度的压强,侯旭购置了传感器、电源和显示器等配件,简单拼装了一个测压设备,“数据全靠手抄,一秒就要抄一个数据,抄完后再把数据录入电脑换算,并做多元化的分析,一天只能做两三组实验。”侯旭说。
为更高效地开展实验,侯旭团队自主开发了先进的测试仪器和装置系统。液门流体跨膜压强测试仪就是这里面之一,这是一台平板电脑大小的银色方盒,可以实时监测流体跨膜过程中的压强变化并开展性能分析,同时实现触屏操作、远程监控、云端输出与分析等功能,能显著提升实验效率。
挑战不止于此。“交叉学科研究带来了最大的惊喜,也带来了最大的难题。”侯旭介绍,一开始,也有一些人觉得他的想法不切实际,甚至没办法实现,意义不大,“我的研究和不少学科领域都存在交叉,但在这些现有领域中又特别难找到归属。”
经历短暂的迷茫后,侯旭调整好心态,决定让事实和时间说话。“跟着别人的脚步走,不如自己引领一条新路。做科研要学会坐冷板凳,只要是自己热爱并认为正确的事,那就坚持走下去。”
几年过去,侯旭的团队发展到30多人,“液体门控”也逐渐发展成形,奇思妙想成为现实。
目前,侯旭团队已发展了多种响应性液体门控系统,并推动液体门控技术中新概念膜材料在环境工程、化工多相分离、物质检测、智慧农业、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科研之路没有终点。侯旭的课题组吸纳了来自生物、医学、物理、机械、仪器、化学化工、人工智能等多专业的学生,团队在交流与合作中慢慢的接触和学习新知识。
如何设计和制备“液体门控”体系中更可控、更稳定、响应性更强的液基材料?如何突破液基材料体系的制备理论和技术?“还有很多问题是需要继续努力探索。”侯旭说。
“我们对这项研究的发展非常有信心。”提及液体门控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侯旭打开了话匣,“液体门控技术不仅能在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大规模过滤和分离过程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还将在能量转换与存储、物质检测、界面传输、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前沿应用领域带来惊喜。”最近一段时间,侯旭在探索新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希望能加速实现前沿科学技术的成果落地,尽快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