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仝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团队源于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聚焦立体视觉信息智能处理,针对园区机械加工行业需求研制的自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
工程机械扬帆向“海”,国外订单直线飙升;医美健康拿到多张产品“通行证”,企业加速起跑;新材料、氢储能等领域一项项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月20日,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常德高新区勇担新型工业化“排头兵”之责,加快建设国家重大成套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布局新材料、医美健康等新兴起的产业。园区将科学技术创新融入血脉,已汇聚规模工业公司382家,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4家;建成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47家,获评“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园区”“国家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载体”“国家级科技公司孵化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
创新力量喷薄而出。向高水平发展计,为中部崛起谋,常德高新区用“新”发声,以“质”制胜。
走进常德高新区响箭重工生产基地,一台台精巧的混凝土泵车整装待发,开往海外。“一季度,我们的混凝土泵车海外订单达到一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氢储能产品马上就要签订第一单合同。今年两个板块目标产值4亿元。”湖南响箭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沙玲表示。
响箭重工曾是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供应生态圈的一员。2014年,公司实现了第一次转型,开发生产面向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高铁专用等领域的小臂架混凝土泵车。2018年,启动二次转型,瞄准新赛道——氢能储能研究。2023年,其研发的“50MPa和98MPa”两款层板包扎式储氢罐设计的具体方案通过国家级评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氢能氢气储运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同步开工,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5亿元。
从配套到自主,从传统制造到未来产业,响箭重工的升级之路,窥现的是整个常德高新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习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指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位于湘北的常德高新区,没有一线城市的区位优势,却有着半个世纪工程机械产业的深厚积淀。“镇园之宝”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塔机生产基地。以中联建起等企业为龙头,园区形成了智能塔机、混凝土设备、智能终端、航空航天4条优势产业链。重大成套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
面对“新质生产力”这个新课题,园区牢牢抓住重大成套设备制造“基本盘”,向高、向新开拓。
中联建起率先打造全球最大的塔机智能工厂,每18分钟产出一台塔机,每25分钟产出一台施工升降机。
常德市荣程机械有限公司相继投入1亿元布局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打造“个性化”定制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建成5条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检测用水全部循环利用,节水率高于10%;厂区屋顶建设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新能源发电量远超厂区用电量,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围绕产业升级需求,园区引进精密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处理、遥感技术等企业。
2022年落户的湖南千业精密弹簧科技有限公司,专攻很多类型的变力弹簧,拥有19项专利证书和4项弹簧设备软件版权,去年实现产值1100多万元。
2023年引进的湖南仝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立体视觉信息智能处理基础理论研究,攻克底层算法,解决了工件精细特征在线识别和精密测量问题。开发“像人一样看,像人一样干”的人工智能焊接机器人,1台机器人可替代3-4人的焊接量。
从传统制造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从一个集群到多元产业,常德高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不断探索新赛道,开辟出一片片新的蓝海。
引湘籍企业家、创新人才回乡创业,品六生物、有美生物来了,大健康产业异军突起;整合国内外农机加工和技术资源,打造农机高端装备产业园,为“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加上“新质生产力”……
以智能装备制造、光电信息为主导,新材料为特色,航空航天、医美健康、现代物流等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加速形成,刻画着常德高新区“现代化”新版图。
“湖南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园区要有新担当、新作为。要坚持做长‘长板’,更新传统产业、做实新兴起的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挺起中部制造脊梁。”鼎城区委书记、常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远的话掷地有声。
走进常德科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加速运转,工人忙着组装调试,一个个大小造型各异的“铁块头”“新鲜出炉”,等待发往全国各大烟厂。
科锐新材料是一家专门干新型陶瓷、硬质合金材料研发及其高精密零件加工的企业,近年来公司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谢志鹏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生产出一种高强度、高热导率的氮化硅基板,突破“卡脖子”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由此迈上发展的快车道,被评为湖南省“小巨人”企业。去年实现产值1.4亿元,税收近千万元。
“高校研究要面向市场,企业未来的发展要科技赋能。园区当好红娘,促成校与企的双向奔赴。”党工委副书记蔡凯表示。
以园区购买高校服务的模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园区、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共促共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过去企业请不到的专家团队,走进企业,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液压油缸抖动与密封问题,是困扰企业多年的“世界性”难题,西安交大专家通过近两年的仿真和实验,找到了病因、提供了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今,依托西安交大教授团队成立的常德协同创新研究院,已与常德30多家企业有深入合作。孵化的免编程、免试教智能焊接机器人,今年将在常德数十家企业使用。联合特力液压正在打造的液压油缸智能喷涂产线%,极大降低人工成本。
中联重科建起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等40多所高校院所合作,瞄准国家超大型塔式起重机技术瓶颈重点攻关,研发推出全球最大吨位平头塔机、全球最长臂架塔机、全球最大吨位内爬式动臂塔机、全球最大风电动臂塔机、首台无人化塔机、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R20000-720等多个“全球之最”。
湖南依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与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徐从康合作,研发高阻隔太阳能发电膜封装阻隔膜,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了国内同产品替代。
一个个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转化为实际项目和现实生产力。目前,园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7%;30%以上的规模企业建立了科研机构,超过50%的规模以上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园区企业现有有效发明专利530余件,近年累计达到2091件。
科学技术创新要天时、地利,更要人和。常德高新区正积极探索平台共建共享、人才共引共用、项目共联共研、发展共享共融的政产学研联动新模式,促进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积蓄新动能。
走进常德高新区科技公司孵化器,一大批小企业、新项目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常德科炜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自动化设备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研发的滚丝自动化设备为国内首创,将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
“落户高新区后,园区手把手指导我们发展,举办了多场创业创新比赛,让我们练内功、强筋骨。”公司负责人王科炜告诉我们,目前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7项、拥有5项实用新型专利,业务辐射常德及周边地区。
2019年,公司启动猪肺炎支原体、猪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三联五价灭活疫苗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首次将多聚体亚单位表达技术引入兽用疫苗领域,可有效提升抗原蛋白表达效率。
“从实验室到市场是个漫长的过程。入驻园区后,我们得到了园区鼎合科创基金400万元的投资支持。”企业负责人潘延钵介绍,目前,该疫苗已获农业部临床试验许可批件,预计产品上市后年销售额可达近亿元。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冲锋陷阵’,园区当好后盾”——常德高新区打造最暖“创业摇篮”,营造最优创新环境,大力支持企业组织科学技术创新。
强化政策扶持。出台《科技创新平台及中介服务合作引驻的优惠政策》《常德高新区鼓励创新创业发展十条措施》《科技公司孵化器招商引资暂行办法》等措施,加大对“双创”的普惠性支持。
保障资源要素。设立科学技术创新种子资金、产业基金,每年协助行业内中小企业争取融资5亿元以上;每年为70家以上企业争取技术攻关、科学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1亿元以上,兑现各类奖补资金2亿元以上。
搭建创新平台。结合“互联网+”推进产业承载平台建设。常德高新区科技公司孵化器挂牌国家级科技公司孵化器、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省级众创空间,累计孵育企业240余家。
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一门通办”“一窗通办”,企业落户办事材料压减25%以上,办理时限提速50%以上。在常德率先实现项目供地“四证齐发”“交地交证即开工”。深入开展驻企联络员制度,派驻176名驻企联络员深入企业,全方位、全过程靠前化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目前,常德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省级“小巨人”45家,国、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5家。“小巨人”企业的本土孵化率达100%。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10家。2023年,常德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76%以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建设与之相匹配的一流营商环境。”常德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曾君表示,未来,常德高新区将持续革新生态、向“新”培育,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更多创业者在这里激扬青春、成就梦想!
当春日的暖风拂过大地,常德高新区迎风而上,把习考察湖南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向高而攀,向新而行,为中部崛起注入更加磅礴“高新”力量!